科技冬奥里的冰雪奥秘——记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

日期: 2024-08-05 作者: 客户现场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冬奥会雪务保障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王飞腾(左三)与队员在北京首钢大跳台合影留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支来自甘肃的科研团队,历时近6年,苦心研究、踏雪逐梦,用科学技术创新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冰雪为景,万众欢歌。在北京冬奥会上,冬奥健儿们在赛场旋转、跳跃、滑行,他们奋力拼搏,在冰雪中激扬一起向未来的青春力量,尽显冰雪运动的魅力。

  为办好这场冰雪盛事,有这样一批科技工作人员,他们在六年时间里,攻克了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冰状雪”赛道,从造雪、保雪到储雪,攻克了“雪务保障”难题,保障北京冬奥会实现了“用雪自由”。

  然而,就在几年前,中国在造雪、保雪和储雪方面的技术还几近空白,甚至无法造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

  为攻破技术难关,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秦大河的带领下,中国正式组建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哈尔滨体育学院、云顶滑雪公园等科研院校和相关公司参与其中。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也先后启动了与冬奥会相关的重点部署项目、院士咨询项目和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等,逐步推动雪务科技攻关。

  近6年时间,这支来自甘肃的科研团队,苦心研究、踏雪逐梦,用科学技术创新,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冰川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没接触冬奥会科研项目之前,我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以为滑雪场的雪大多数来源于于自然降雪。”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王飞腾坦言。

  但是,冬奥会用雪,对密度、硬度、含水量等参数有着严格要求。哪怕是同一块场地的不同地段,对雪质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降雪很难满足赛事的雪质要求。

  “‘人造雪’可控性强,只要温度低于零摄氏度,造雪机就能够顺利工作且时间可控,而且适用场景丰富,能够完全满足不同比赛场地的需求,适合大多数雪上比赛项目。”王飞腾解释,因此,冬奥会比赛的滑雪竞技项目,使用的几乎都是“人造雪”。

  什么是冰状雪赛道?为何需要制作冰状雪赛道?“尽管我们是长期从事冰川研究和保护的科技工作人员,但是包括冰状雪赛道等在内的很多概念,几年前我们才有所耳闻。”王飞腾说。

  据了解,冰状雪赛道,指的是滑雪场雪质的一种形态,其表面有一层薄的硬冰壳,用于减小赛道表面对于滑雪板的摩擦力,相当于高山滑雪、大回转等项目的“高速公路”。高质量的冰状雪赛道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及滑雪的舒适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赛道不易受损,保证了比赛中,首个出场的运动员和最后出场的运动员所面对的赛道都是一样的,让比赛更公平、更安全。”王飞腾补充,想要制作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冰状雪赛道、一条高质量的冰状雪赛道,其实困难重重。

  造雪机造出来的雪密度通常在0.4克每立方厘米以下,而冰状雪密度要达到0.65克每立方厘米,若大于这个密度雪就会变成冰。

  冰状雪的制作的步骤中,需要注水,但是注水的时长、相隔时间以及水压等具体参数,都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同时,造出来的冰状雪,也需得适应中国北方干燥、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长期以来,雪务保障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国外的技术团队在做雪务工作的时候,不让我们看,甚至连雪场的防护栏都不让我们插,在监测验收雪道质量的时候,只告诉你合格不合格,至于哪些具体参数不合格是不会说的。”王飞腾说。

  团队成员李慧林和记者说:“除了技术难题,疫情对我们的工作也造成了很大困扰。我们的研究需要大量野外和雪场试验,而疫情导致很多野外工作无法顺顺利利地进行,大大缩减了我们野外实地作业的时间。”

  面对巨大的压力,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迎难而上,为攻破技术难题,他们奔波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云顶滑雪公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场地,不断进行冰状雪制作实验。

  尽管试验地区气温低、寒气重,但王飞腾和小组成员选择奋战一线不退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恶劣寒冷的气候环境下,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铺雪、注水、压实、测量、分析……在成百上千次的不同注水技术与压实方法的现场试验中,我们获得了一组又一组数据,通过对比,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的冰状雪制作方案。”王飞腾至今难忘,首次成功制作出冰状雪赛道时,小组成员欢呼鼓掌的样子。

  该团队还同国内企业合作,设计出“人工造雪系统智能集成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泵站集成模块、造雪水处理集成模块、造雪管线模块等进行系统集成,可提升造雪效率,降低雪场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

  这是推动国内冰雪运动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种智能模块集成系统,与国内滑雪场常用供水系统和水处理系统是兼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研究的雪务保障关键技术,不仅能服务于冬奥,也能为后冬奥时代我们国家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远的科技支持。”王飞腾说。

  通俗地讲,雪质预测工作就能利用雪冰专业预测模型,结合气象条件,对雪道雪质的变化进行预测。

  雪质预测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山区天气的复杂多变,国内外无成熟的预测模型借鉴之处:举办冬奥会的各城市天气特征情况不同,即便是有多次冬奥会举办经验的国家,也不能够直接照搬此前相对成熟的技术。

  对于我国而言,也是难度不小。“我国冰雪研究起步晚,举办国际赛事经验不足,尤其此次举办地北京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气象条件不利,在冬春交替期还易出现极端天气。”王飞腾说道,“并且比赛时间又在气温回暖的2月至3月,雪道可能融化……以上种种,对赛道雪质的应急保障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气候影响,滑雪场赛道的阳坡、阴坡之分,也需纳入考虑——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时,阳坡雪道融化加速,会直接影响雪场赛道的质量和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历届冬奥会赛场都格外的重视雪道状况预测和雪质风险防范。

  “过去,滑雪场依靠雪上巡视员进行人工观察,一般到了下午两点至四点气温上升时,雪质变差,晚上就要补雪。不难发现,依靠人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够精确。”王飞腾介绍,如今,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建立了密集的气象观测网络,结合雪道雪质数据等关键参数,研发了雪质监测和预报技术,成功构建赛道雪质等级判别模型。

  “以前能预测到公里级分辨率的雪道情况,就很不错了。现在利用新的技术,可以对雪道不同位置的雪质进行。”王飞腾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明虎介绍,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目前不仅掌握了开展不同天气特征情况下属地化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而且还研发出了冰雪硬度测量仪和冰雪粒径测量仪等冰状雪赛道的专业监测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硬度测量仪和冰雪粒径测量仪等用于检测雪道雪质是否达标、雪粒是否均匀的仪器,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在冰状雪赛道的监测应用。”丁明虎说。

  “当我们自己掌握了造雪、保雪技术后,一些国外的技术团队,从一开始对咱们进行技术封锁,变成了主动与我们交流、探讨。”王飞腾感到自豪。

  可以说,雪质监测和预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团队更有信心面对后续的挑战。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导致冬奥赛事延迟的教训比比皆是。吸取历届冬奥会经验教训,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决定研发储雪技术,来防范气温升高导致的用雪风险。他们尝试在冬天气温低时,提前造好雪,并通过技术方法将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此前,国内外储雪的研究很少,且涉及不同学科,只能自己不断摸索、多次试验。”小组成员王兴说。

  在冬奥组委场馆运营团队支持下,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延庆石京龙滑雪场开展了储雪试验。2017年夏季过后,60%左右的雪被成功储存,我国储雪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储雪原理很简单,就是给雪堆盖‘被子’,把太阳辐射能量反射出去。但‘被子’选择什么材料,需要大量测试。”王飞腾解释。

  储雪涉及的科学问题包括覆盖方案的选择、储雪堆堆形、储雪量确定以及最重要的储雪堆内部雪质变化,王兴介绍,“覆盖方案和储雪堆堆形是关乎储雪损耗的决定性因素,覆盖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储雪地的气象条件、绝热保温能力和经济性因素。”

  他们将自然雪堆放到一起,形成山丘的形状。接着,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结合太阳光照射率等参数,利用“土工布+秸秆”“土工布+锯末”“土工布+泡沫塑料”等不同方式,进行储雪覆盖。

  反复试验后,该团队最终选取经济性和实用性最好的“土工布+泡沫塑料”方式。

  该团队打造的储雪方案,陆续在国内多个滑雪场进行了技术示范。其中,有力保障了去年5月,在新疆阿勒泰举办的国际雪联越野滑雪积分系列赛。

  这是国内首次在零摄氏度以上温度条件下举行的专业比赛,也是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滑雪健儿们前往北京冬奥会的一把通关“钥匙”。此次储雪方案的成功尝试,也宣告着冬奥会的“提前演练”顺利完成。

  在气温高达二十多摄氏度情况下,雪道洁白如初,而白色雪道的周边,却满是绿意盎然。“很少有人能想到,原来雪还能储存。”王飞腾表示。

  目前,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已在首钢大跳台成功储雪5000立方米,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储雪2000立方米。这也为即将开始的冬残奥会应对气温上升导致的用雪风险提供了保障。

  “国外的人工造雪技术垄断,主要是依靠企业多年来的技术和经验累积。而我们是建立在大量的研究和测试工作上,研究出一套雪务保障的科学体系。”王飞腾认为,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研发技术和减少相关成本上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是研究能否获得成果的关键,这也符合北京冬奥组委会“低碳办奥”的理念。

  “目前,我们的技术更倾向于服务冬奥,后续,我们还需要根据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的发展需求,持续进行技术调整,提供更绿色、环保的技术支撑。”李慧林表示。

  在冬奥会契机下,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不但储备了核心技术,还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雪务方向的研究生、滑雪场技术骨干,也为“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添足马力。

  王飞腾还和记者说,团队的多项技术突破,不仅仅可以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还能够“反哺”小组成员的专业研究。

  2020年和2021年夏季,由王飞腾带领的科研团队将本届冬奥会期间采用的储雪技术,应用到四川达古冰川的保护工作中。

  科研团队在500平方米的试验区冰面上盖上一层“被子”,有效阻挡太阳辐射和冰面的热交换,达到阻挡冰川消融的目的。实验结果为,在2个月时间内,“盖被子”的地方较附近冰面的厚度高出1.2米左右。

  从一无所知到攻破技术难题,从被质疑到被肯定……一路走来,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与冰雪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他们,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方案,在造雪、保雪、储雪等方面,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了“硬气”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也为我国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产业“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三亿人参与冰雪”目标提供了科技支撑。

  7月31日,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我国西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将有效助力新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8月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公布消息,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近日成功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开展“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

  8月1日21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弹跳、腾空、旋转、稳落……巴黎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是技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目前,除了体操项目,“时间切片”技术也在巴黎奥运会跳水、乒乓球等项目的赛事转播中得到全面应用。

  钟崴提到的“工作”,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选聘“周末工程师”活动。银川市此次选聘的“科技副总”和“周末工程师”,合作企业共93家,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

  暑假期间,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精心策划、用心准备了别开生面的“科技大餐”,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涵育创新文化。

  西湖大学副校长邓力团队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实验中,实现转化数(TON)1∶100万,即1个催化剂分子,完成100万次催化。据了解,由于这种有机小分子催化物改变了科学界对小分子催化剂和生物酶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小分子酶”。

  研究团队认为,刚果和圣佛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形成的稳定陆块)的碰撞及合并成一处,产生了独特且丰富的水下火山活动。尽管第一次产生的复杂生命未能在全球“遍地开花”,但第二次进化创造了人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动物多样性。

  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在中医药国际标准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2项,包括中医术语类、医疗器械类等内容。

  智能技术进入快速地发展期,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角落,智能化战争慢慢的变成了未来战争的重要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既是实现高隐身性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材料,也是衡量武器装备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供图青海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的光热电站。 许峰:西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基于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并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断提高设备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让智能家居真正智能起来,智能家居产业必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消费者尽享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愉悦。

  随着重约1200吨的储罐穹顶升顶就位,我国超大型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

  日前发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气象公报(2023)》显示,青海湖2023年年平均水位为3196.6米,较近十年平均上升1.3米。

  近年来,武汉加快建设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基层防控、卫生应急保障四大体系,初步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农村地区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近日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绘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渴望最先触摸到知识前沿,做揭示未知奥秘的先行者。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往往烦琐漫长,导致最新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分享。而预印本平台作为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以开放、共享、快捷的特征,塑造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与传播新方式,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日益成为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所谓“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成果未经同行评议、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之前,作者出于交流和证明优先权等目的,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与传统学术论文发表需要同行评议且发表周期很长不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预印本具有发表快速、能带来合作新机遇、有助于提升学术影响力、可在与他人的互动分享中改进稿件等优点,因而受到慢慢的变多科研工作者的欢迎。而由于预印本具有迅速传播和共享功能,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预印本平台建设也得到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届陈景润奖29日在京揭晓,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黄炳荣的“L-函数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问题和算术量子混沌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思安的“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不可约分支”两项成果入选。

  从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0%以上;全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度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明显。